“转房婚”大唐公主历嫁祖孙三代(2 / 2)

加入书签

从贞元四年到贞元十一年,在不到八年的时间内,咸安公主先后嫁给了长寿天亲、忠贞(长寿天亲之子)、奉诚(忠贞之子)、怀信,并创下了汉族公主历嫁两姓、三辈、四任可汗的“收继婚”历史纪录。其中的酸楚和尴尬,不是一笔就能带过的。wWw.七Kzw.org

为了解父之忧,为了边境安宁,为了臣民安居,咸安公主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和爱情,毅然冲破汉族女子从一而终、寡妇守节的婚姻束缚,这种深明大义、委曲求全的精神,发生在一个受儒家思想和伦理观念熏陶多年的公主身上,着实让人敬佩。

事实上,咸安公主也确实不辱使命。此次和亲,不仅使唐朝争取到了回鹘这个彪悍善战的“亲密战友”,同时也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唐朝与吐蕃交战失利的被动局面。

贞元七年(791),吐蕃再次犯唐时,回鹘奉诚可汗“遣使献败吐蕃、葛禄于北庭所捷及其俘畜”(《旧唐书·回纥传》),夺回北庭都护府,吐蕃遭到了空前大败。此后,回鹘又多次挫败吐蕃,吐蕃逐步衰落,再也无力对唐朝发动大的进攻。从战略实效上来看,咸安公主无疑是唐朝功劳最大的和亲公主。

此外,咸安公主对于维护双方的等价绢马贸易,也功不可没。据《辞海》记载,“回纥与唐马绢交易,以马价折绢,名为马价绢。”原来,回鹘以曾助唐平定叛乱有功为恃,“屡遣使……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马价明显高于市场价格,且回鹘“得帛无厌”,一次“动至数万马”,而唐朝却“得马无用”,等于白送绢帛。回鹘马成为唐朝财政上的一大沉重负担,以至于“朝廷甚苦之”(《旧唐书·回纥传》)。后来,马绢交易趋于平等。

《旧唐书·回纥传》记载“贞元六年六月,回纥使移职伽达干归蕃,赐马价绢三十万匹”中的“赐”字,说明回鹘马的价格确实降了下来。这无疑是咸安公主出面周旋的结果。

对此,白居易写《阴山道》诗来咏赞她:“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合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彩。”

元和三年(808)二月,咸安公主魂归天堂。把责任放在肩头上,把痛苦放在心里面,咸安公主在回鹘生活了二十一年,先后经历了三次“收继婚”风俗的折磨,可以说,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唐朝与回鹘的和亲友好事业。咸安公主去世后,唐宪宗“废朝三日”,并册赠其为燕国大长公主,谥襄穆,也称燕国襄穆公主。

白居易也再次用“礼从出降,义重和亲。承渥泽于三朝,播芳猷于九姓。远修好信,既申洽比之姻;殊俗保和,实赖肃雍之德”(《祭咸安公主文》)的诔文,对其和亲回鹘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颂扬。咸安公主死后葬回鹘,是唐朝唯一一位没有叶落归根的正牌公主。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