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相似命运的她们(2 / 2)

加入书签

大唐王朝一位才女名伶为爱情走上了不归路,给后世留下了一个美丽而伤感的女子背影!

当然,刘采春的流行歌曲已成为那个年月的时代之声,曾感动过、抚慰过很多当时无数的人,尤其是独守闺房伤心欲绝、整日以泪洗面的女人。就像当年邓丽君的歌声,当它在耳边款款响起之时,总有人为之动容。然而,谁又能拒绝时代的“靡靡之音”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想得我肠儿寸断,望得我眼儿欲穿。好容易盼到了你回来,算算已三年。想不到才相见,别离又在明天”,从邓丽君甜丝丝又凄切切的歌声中,或许能想象出几分当年刘采春那哀怨委婉的悲歌。不难想见,刘采春和邓丽君一样,以女性歌迷居多,尤其以闺妇为最。那时,刘采春几乎已成为商人妇,也就是那些有钱有闲但空虚度日的太太们的心声代言人。据说,当时商人妇的婚姻生活,已成了当时的一个社会问题。大批商人长期在外不归,大量夫妻异地分居,怨妇成群,生活不和谐,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刘采春所唱的《曲》中有“莫作商人妇”一首,写的就是因盼归不归而产生的闺中怨情,也就是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的意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曾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刘采春的《曲》有一百二十首,足见其广阔的市场需求。在没有录音技术的唐代,靠着一场又一场的演出,红透大半个中国实属不易。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当然,刘采春并不是仅有歌喉和美貌的歌星,她还是词曲全能的创作型歌手。“唐人朝成一诗,夕付管弦”,在《全唐诗》中,六首曲皆归刘采春。不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不是她的诗作,而是她把当时才子们的诗词拿来配曲,然后歌唱。杜秋娘的《金缕衣》也存在此争议。这种争议,难免有男学者对女性不看好、不平等对待、不信任不尊重的嫌疑。

有些男人只要一看到女人写诗,而且还写出了流传甚广的诗,就忍不住要怀疑,忍不住要揣测背后是不是另有一位男诗人的存在。尽管他们最后也找不出那位男诗人是谁,但他们还是要找出各种理由来怀疑。比如写《诗薮》的胡应麟觉得刘采春的几首诗“非晚唐调”,就否定了她的作者身份。但无论如何,后人还是记住了使它们广为流传的那些女人。

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手,刘采春也难免绯闻四起。她在浙东演出时,碰上了元稹。

元稹有个风流癖好,喜欢为相好的女人写诗。当年,他和薛涛热恋时,写了一首《寄赠薛涛》,后来与刘采春恋爱时,则写了一首《赠刘采春》。这位四处留情的文人,倒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些不入正史法眼的线索和资料。

比如他这样描写刘采春:“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刘采春与元稹的绯闻虽然流传甚广,可这段感情也是无疾而终。如果在江南只是与大诗人元稹擦肩而过的话,刘采春可能会和丈夫一起浪迹天涯,夫唱妇随,做一对神仙眷侣。可惜,命运就是这样,充满了太多的变数,一次平常不能再平常的演出,却改变了刘采春这位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手的命运。当时,元稹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刘采春的家庭戏班来到越州进行演出。刘采春的美貌和歌喉吸引了风流成性的元稹。他疯狂地迷恋上这位年轻美貌的流行歌手。

元稹有个风流癖好,喜欢为年轻美貌的女人写诗。当年,他和薛涛热恋时,曾写了一首《寄赠薛涛》,让薛涛这位名满一时的才女在远方为他牵肠挂肚,相思成灾,而此时的元稹却早忘了薛涛,又喜欢上了能唱能歌能跳能诗的刘采春。他立即写了那首名叫《赠刘采春》的诗。在元稹的眼里,当年的刘采春是多么的风流妩媚、色艺俱佳。

据说,元稹当时已经给薛涛写了一封信要接她过来,然而,正当薛涛在那边翘首等待,满心期望时,元稹却和刘采春热恋上了,把薛涛忘得一干二净。据有关史料记载,刘采春的结局很凄惨。元稹是个风流成性的文人,迷恋过刘采春一段时间后,便把她弃之不顾。刘采春为情所困,万念俱灰,结果跳河自尽身亡。就这样,一位享誉中国历史歌坛的流行歌手以这种贞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