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众中的杰士”(2 / 2)

加入书签

专制王朝不断分娩出这种亦正亦邪亦忠亦奸的怪物,则并不稀奇。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私欲、荣名、功业、家族愿景、社会诉求、国家利益等等,掺和在一起,最终,你会惊奇而又无奈地发现,历史很会捣糨糊,而且是这方面的顶尖高手。我们不妨回到问题的始端:李鸿章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卖国贼?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历史事实逐渐模糊,有些历史事实则水落石出。

李鸿章办洋务,用人多不当,包庇盛宣怀招商局贪污案,最遭诟病。

李鸿章办军务,“御人以术不以德”,致使众将不和,属邦朝鲜告急,他重用怯将叶志超和贪将卫汝贵,不仅丧师害事,在日军面前处处吃瘪,而且贻羞天下。这些都是确定不移的事实。

但《中俄密约》的内幕交易被揭开屎桶盖子,仍然能惊出众人一身冷汗。

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俄国史学家罗曼诺夫的《帝俄侵略满洲史》,作者罗曼诺夫根据俄国财政部秘档查出一笔数额高达300万卢布的“李鸿章基金”,专款专用,这笔钱只有李鸿章能够支取。

如此说来,认定李鸿章曾“引狼入室,复又为虎作伥”,并非毫无根据,李鸿章被骂为“汉奸”、“卖国贼”,也不算完全冤枉他。

李氏家族的巨额财富中包括了种植和贩卖鸦片的黑色收入,罪恶的色彩相当浓厚。

这是不是很诡谲?

倘若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不难明白:真正有权力有能耐有途径卖国的人绝非等闲角色,这些大佬通常是核心利益集团的代表,要他们时时处处狠斗“私”字一闪念,谈何容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