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宦官地位如何?(2 / 2)

加入书签

女宦官作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奇特产物,无疑是皇室宫廷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朝代其身份、地位不同,个别女宦官甚至位极一时,但说到底她们都是封建皇室的奴才、玩物和封建社会的牺牲品。绝大多数女宦官,从进宫之日起,就像一具僵尸,生活在缺乏感情和婚姻家庭的封闭环境中,孤独一生、寂寞一生,凄凉一生,这是她们的悲剧,也是封建社会腐朽体制的畸形产物。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四是因罪牵连罚没入宫。最出名的当属唐朝中宗时期的才女上官婉儿,因受家族犯罪牵连,自小被罚没宫中为奴,后因聪明好学、文采出众,被武则天封为“内舍人”,成为女官。唐中宗复位后,又被封为昭容。

女宦官的身份性质及命运演变。前文介绍,女宦官的基本职责是协助皇后管理后宫事务和普通宫女,但通过女宦官的来源构成和身份演变,不难看出,女宦官除了是普通宫女的管理者,还具有多重身份性质:即以身侍君的附庸、以才侍君的玩物,参与朝政的女官,这些特殊身份也注定了女宦官的人生命运充满悲情、凄凉。

以身侍君的附庸身份。君主专制下的皇室宫廷,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女宦官作为为帝王宫室服务的宫廷女性,和后妃、宫女一样,都是皇帝的附属品,只要皇帝愿意,都要随时接受“临幸”。一些深受皇帝宠幸的女宦官,也会因此步入后妃之列。

最有代表性的,是明朝宪宗时期的万贞儿。万贞儿四岁时因家族连累进宫,长大后成为一名女宦官,负责照料太子朱见深的日常生活,深得朱见深宠爱。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多次想封其为皇后,后因太后及朝臣激烈反对,只好将其封为皇贵妃,明宪宗在位二十多年,对万贵妃一直宠爱不衰。

以才侍君的玩物身份。像万贵妃这样,以身侍君,从普通女宦晋为贵妃并一生受宠直至善终的毕竟是少数。历史上不少女宦官因才学出众被选入宫,都是统治者出于某种喜好,而将其作为自己的玩物。

以前面提到的晋朝才女左芬和宋氏五姐妹为例。左芬因相貌丑陋,虽然被晋武帝主动召入宫中,但只是为晋武帝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工具,“帝重芬辞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晋书》),虽因才学出众被封为贵嫔,但终其一生,也没受到过武帝的宠幸,最终郁郁而逝。

宋氏五姐妹也是命运多舛。德宗重视其文才,不和其他宫妾一样对待,而是称呼其为学士先生。每次和侍臣作诗唱和,德宗必将五姐妹带在身边。入宫不久,老三宋若伦、老五宋若荀就早早病逝;老四宋若宪受宠一时,后因参与朝政被诬陷赐死,家族皆受连累;老大宋若莘和老二宋若昭虽然善终,但一生没有爱情、没有家庭,孤独终老,着实难言幸福圆满。

参与朝政的女官身份。女宦官生活在宫女和帝王后妃之间的夹层中,特殊的身份地位,给她们提供了参与朝政的空间。特别是遇到女主临朝或皇帝昏庸怠政时,她们也会和男宦官一样,借机参与朝政,一时看起来风光无限,但也往往给自己的人生埋下悲剧祸患。

前文提到的唐朝女宦上官婉儿,因得中宗李显宠幸,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权倾一时。“中宗即位,又令专掌制命,深被信任”《旧唐书》期间与韦后、武三思等人串通一气,专权干政,甚至伪造诏书,发动政变,终因事败被诛。

与之类似的还有北齐女相陆令萱。因受后主高纬宠幸,官之女侍中。后与宦官和士开、丞相高阿那肱等奸佞之臣勾结一气,残害忠良,专擅朝政,导致北齐兵败亡国,权盛一时的陆令萱自知罪不可赦,只好自杀身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