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威猛的韦贵妃(2 / 3)

加入书签

说到这里,不得提下李世民的另一个老婆——巢王李元吉的妃子杨氏。玄武门事变成功后,李世民没放过建成和元吉的后代,却“理所当然”地把元吉的老婆给纳入自己宫中,而已经在后宫的还有杨氏的堂姐——隋炀帝的女儿。在长孙无垢(李世民发妻)死后,李世民一度还想立元吉老婆杨氏为皇后,不过马上被魏征阻止。另外韦妃的堂妹也同为李世民后宫的女人——韦昭容(从这一点看,入洛阳后娶韦妃的政治意味很是浓重,毕竟韦氏是隋代名门)。结合韦妃和杨氏这两件事来看,李唐时期的婚姻观念确实要比后世更开明

谈及韦妃的那雄伟的身高,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她两任老公的“品种”如何。前夫李珉无法考证,但既然是将门之后,长个一米八、九应该不会是太大问题,否则“那事儿”可就麻烦了,估计跟虐童一样。李世民乃千古一帝,16岁就应征打突厥并献奉奇谋建立奇功,17岁就能作主谋和老爸起兵反隋建三百年唐胙,其思想和身体绝对属于早熟。

世代名门武将,又是民族融合后的血统,自幼习武再加上营养丰富,长到一米九、两米的身材并不奇怪——显然这还有待昭陵考古成果来证明。另外,如果身材很一般,才一米七几的话,在韦贵妃面前就像是小孩子。。。不过太宗应该、肯定没姚明高,要不然,找遍天下也难寻他能骑的战马——普通的战马都跟骑小狗似的。

韦贵妃和李世民的感情如何?

从生卒年来看,韦贵妃比李世民要大两岁,就连身体素质也都比李世民要好(李世民才活了五十岁,而韦贵妃活了69岁)

我们可以作一些推断:一、李世民爷爷李昺的岳父独孤信和韦妃的曾祖韦孝宽关系很铁,两家世交有交往;二是韦孝宽和李渊同为北周名贵,都是柱国的爵位,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虽然李渊当时还是个小孩子。韦孝宽的好友独孤信是李渊的外公。三,李渊在隋为世袭唐国公,韦妃的老爸韦圆成也是国公——世袭郧国公。要说这两家交情不深那有可能,但绝对不可能不认识,何况李渊生性好交友。

不管怎么说,从北周到唐朝,这些高层人物就在那跑来跑去、杀来杀去,相互之间绝对不可能不认识。韦妃是嫡长女,身高190绝对出众,很容易就被当世人所识、所知。(那个时代的女权要比明清开化得多)。韦妃在老公全家被杀后居洛阳的八年里,也是生活在世族的保护下。毕竟韦圆成是郧国公,这些朝廷要人家庭在王世充占洛阳时,是不会被“动”的,要不然窝里反,王世充有够呛的。而秦王城破之后,一是世族要结交新政权,二是韦妃确实也配得上李世民,所以就顺理成章了。

长孙皇后死后韦贵妃为何不能当皇后

真不知道唐兵围洛阳时,韦妃带着孩子在城里如何渡过那可怕的兵乱时期,当时洛阳可谓是“十室九空、路铺饿骨”。王世充能守上那么长时间,确实也算是个少见的人才了。

《资治通鉴》记载:唐兵围洛阳,掘堑筑垒而守之。城中乏食,绢一匹直粟三升,布一匹直盐一升,服饰珍玩,贱如土芥。民食草根木叶皆尽,相与澄取浮泥,投米屑作饼食之,皆病,身肿脚弱,死者相枕倚于道。皇泰主之迁民入宫城也,凡三万家,至是无三千家。虽贵为公卿,糠核不充,尚书郎以下,亲自负戴,往往馁死。

在李世民夺位当皇帝之前,韦妃生了一个女儿,时间是武德七年,也就是公元624年——在东都洛阳城破后的三年。这时候韦妃27岁,李世民25岁,两年后他就夺位当了太子,禅位当天子。这个女儿在17岁时,才被加封为临川公主(贞观15年,公元641年),下降周道务。太宗死后的高宗李治初年,李治加封她为长公主(比李治大4岁)。

再往后来,她给李世民生了一个颇有才华的儿子——纪王李慎,是李世民的第10个儿子,在他之前是高宗李治,所以我估计着也就是小一两年最多。此君聪明好学,却是个老实人。武媚娘即位后,对李氏宗族大开杀戒,老八越王李贞劝他一起反武媚娘,他硬是不愿意,但也没告发老八。不过即使这样,后来武媚娘还是把他给灭了。

每读到秦王于虎牢关的“秦王破阵”这段,就不由于对这位千古一帝的武功、胆略佩服再三:

将骁骑五百,出武牢东二十馀里,觇建德之营。缘道分留从骑,使李世勣、程知节、秦叔宝分将之,伏于道旁,才馀四骑,与之偕进。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又曰:“贼见我而还,上策也。”去建德营三里所,建德游兵遇之,以为斥候也。世民大呼曰:“我秦王也。”引弓射之,毙其一将。建德军中大惊,出五六千骑逐之;从者咸失色,世民曰:“汝弟前行,吾自与敬德为殿。”于是按辔徐行,追骑将至,则引弓射之,辄毙一人。追者惧而止,止而复来,如是再三,每来必有毙者,世民前后射杀数人,敬德杀十许人,追者不敢复逼。世民逡巡稍却以诱之,入于伏内,世勣等奋击,大破之,斩首三百馀级,获其骁将殷秋、石瓚以归。

简单译下:李世民带了五百票精锐骑兵,让几个大将把分都分走埋伏在路边,最后才剩下四骑随着自己。跟尉迟敬德说:我用箭,你用槊,哪怕百万兵压过来!被发现后,窦建德派了五六千人黑压压地追过来。而李世民竟然毫无惧色,拉弓搭箭,射死前头者。追兵一看傻眼了,退回去又跑回来。最后李世民把这五六千兵引到埋伏圈里大战一场,斩首三百多个,抓了对方的猛将殷秋、石瓚等。想想,即使埋伏之计再出色,但以五百人合围五六千人,也需要足够的胆识和谋略,何况李世民还只带了四个人亲自跑去做诱饵。(由这一战,也可见李世民的武力和箭法,后来的玄武门事变,他第一箭射死大他十岁的大哥李建成,是事变成功的第一关)

这时候,李世民多大呢?22岁!

22岁的秦王以少胜多,接连打趴下了两路皆是比他年长的天下豪雄——王世充、窦建德,何等气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