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捉虫子喂鸡(2 / 2)

加入书签

夏天蚊子多的时候,巷子里还到处有成群的蜻蜓,很多孩子挥舞着竹扫帚去拍蜻蜓。孩子们喊蜻蜓叫“官蜓”,经常拍一堆来喂鸡。拍到一些没受伤的,还会丢到蚊帐里,让它帮着吃蚊帐里的蚊子。

但大家捉的最多的,还是秋天的知了。晚上,几个孩子抱着一堆麦秸到大树下,点着了麦秸后就去跺树,受惊的知了就一群群地朝着火堆飞下来,大家就忙着在火堆周围捡。往往一会儿功夫,就捡一大瓶子回去了。吃了知了的母鸡,会从隔一天下一个蛋到天天下蛋,孩子们就有口福了。

古树虽然残缺,但却是连虫子都看不到,真是很稀奇!后来,古树中空的腹部,长出来一颗小槐树。

我不知道那棵小槐树是有人栽进去,想让小槐树长大了,用自己的树干承担古树的树冠重量,还是自然生长的?但不管怎么说,那棵小槐树也在一年年长大,总有一天,它粗壮的树干肯定能帮着古树承担一些负荷。

夏天的晚上,因为院子里的榆树上会掉虫子,连在院子里睡都不敢了,只好缩到屋里去睡。

天气旱的时候,不但榆树上的虫子猖狂,连院子里的梧桐树和槐树上,也有一种肥嘟嘟的大绿豆虫。对那大绿豆虫,我还不觉怎么怕,只是讨厌,但妈妈和妹妹都害怕。每次从树上掉下来一个大豆虫,两个人都吓得“嗷”地一声就跳起来,狼狈不堪地逃到屋里去了。我就捡了豆虫,拿去喂鸡吃。

那时候,有些虫子是鸡能吃的。

田地里有种黑色的虫子,长得有点像瓢虫,孩子们喊这种虫子叫“黑大姐”,鸡很喜欢吃。每次跟着大人去生产队里干活的时候,孩子们都拎着个瓶子,专门捉这种虫子喂鸡。

春天犁地的时候,到处是“黑大姐”在飞,孩子们就追逐着到处去捉;麦收时节,金灿灿的麦田里,麦穗上到处趴的是“黑大姐”和“花大姐”(瓢虫),孩子们往往一会儿就捉一瓶子。那时候,大人们也不让捉瓢虫,说瓢虫可以吃麦穗上的害虫。但孩子们多半听不进去,看见虫子就逮住塞进瓶子里。

在孩子们心里,只想着多捉虫子喂鸡,这样才才能多吃鸡蛋。为了那几个可怜的鸡蛋,害虫、益虫都一网打尽了。地里的大豆虫,孩子们也是见了就装在瓶子里,还有蚂蚱之类的,都是大家喜欢追逐的。

田野里,还有一种长长的类似蚂蚱的东西,因为形似挑水的扁担,大家也就喊它“扁担”。捉到大的蚂蚱和扁担,还有庄稼棵子里的蝈蝈,孩子们就舍不得喂鸡了。几个孩子就找点干草,在田间地头就将这些虫子烧糊,从虫子的肚子中间掐开,将肚子里的东西拽出来丢掉,其他部分就分着吃了。

秋天的黄豆地和棉花地里,是蝈蝈最多的地方,叫声不断。那时候,有人会专门捉了去集市上卖,孩子们偶尔也会去买个葫芦来,养几只蝈蝈玩。对于不会叫的蝈蝈,基本上就跑到了孩子们的肚子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