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统天下(四)(1 / 2)

加入书签

相比于海兰珠跟大玉儿回到族中收到的待遇,哲哲这个国破家亡的姑姑却说不出的苦涩,以前自己回到族里是何等风光,现在呢,风头都让两个年轻的侄女都抢走了,丈夫没了,国家也没了,自己今后该怎么办呢?

蒙古三个行省还没有设立,辽宁行省却是先出来了,十一月十四日,朱影龙宣布在辽东设立辽宁行省,省府设在沈阳,同时除去辽东行都司的称呼,以及将辽东军区正式变更为沈阳军区。

当然,换做是现在的朱影龙也是不可能答应的,后宫也容不下更多的女人,再说他也不想增加妃嫔的数量,现有的这些就够他付出相当一定的精力了。

与“改土归流”不同,这是“旗改县”,清廷给大明打好了一个基础,正好拿来使用,将清廷设置的盟旗都改成县,这样一旗就是一个县,设府县管理,与内地等同,按照朱影龙的想法蒙古太大了,因此足可以划分为三到四个行省,按照这个时候分法,朱影龙决定摒弃后世的内外之分,而将蒙古直接划分为漠南、漠西和漠北三个行省,科尔沁蒙古属于漠南蒙古,自然就属于漠南行省,哲里木盟十旗被划分为三个府十县,科尔沁一部六旗分左右两翼各三旗,左翼归莽古思管辖,右翼归巴达礼管辖,剩下郭尔罗斯一部两旗,扎赉特一部一旗;杜尔伯特一部一旗。由蒙衮管辖,府县以下官员以原来蒙古各部王公充当,人员不足者将有朝廷调派,旗改县后,蒙古各部族制定的法度只要不跟朝廷中央的律法相抵触可还遵照施行,抵触者,一律遵照朝廷律法为准,违者按照大明律法惩处,蒙古族可保留自己的文字、服装,信仰以及生活习性等等。

其实除了不可以保留军队外,这些蒙古王公们没有多大的损失,当然没有军队就要受制于人,但远比现在就要没命要好多了。

豪格刚刚被成擒的消息还没有完全通传整个蒙古,突然间又传来一个震天伴的消息,科尔沁蒙古率部改弦易辙,整体并入大明,科尔沁所部民众一下子都变成了大明的公民,所部四万多精锐的军队将会接受大明的改编,以决定去留!

最难以接受这个消息还是察哈尔蒙古部的林丹汗,他原以为大明与大清一旦开战,若大清输了的话,那些迫于大清压力的蒙古部落必然要寻找新的靠山,而蒙古诸部中,还是以他的实力最大,只要自己不计前嫌,定然将这些蒙古部落收服,说不定一下子就会成为蒙古中兴之主,因此得到大明与大清开战的消息,林丹汗并没有立即想要出兵的意思,而是在不断的观望中,同时也在抓紧训练和收拢军队,但没有想到的是大清败亡的如此之快,短短一个月就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林丹汗等不住了想分一杯羹的时候,突然传来科尔沁蒙古改弦易辙的消息,而且还有一个人在这一次改弦易辙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就是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哲哲。

第六章 一统天下(四)

哲哲感到自己异常尴尬,她本来是大清国的皇后,应该时时刻刻要以大清国的利益为重,现在倒好,给仇敌大明当起说客起来,传出去,恐怕会背负一个背叛国家,背叛丈夫的恶名,形势所逼,就算看到别人传来的那异样的目光,她也只能装作视而不见了。

豪格被擒的消息传到哲里木,所有吵闹的声音都不见了,叫嚣着要跟大明干一仗的人也蔫了下来,谁都知道,汉人喜欢内斗,但是一旦他们放下内斗,转而一致对外的话,恐怕没有哪一个民族敢说自己能够击败它,那是一座巨山和一个小土坡之间的差距!

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已经可以预见其结局了,成立了才短短半年的大清国灭亡已经成了定局,已经是不可逆转之势了。

巴达礼亲王授命再一次将科尔沁蒙古各部王公们召集起来,商讨应付咄咄逼人之势的大明。

哲哲这一出现,那些闻风而动的蒙古各部立刻都行动起来了,纷纷秘密派人前往哲里木盟,与大明商讨关于“旗改县”的条件。

敖汉部、奈曼部、翁牛特部、巴林部、扎鲁特部、阿鲁科尔沁部、克什克腾部、喀尔喀左翼、喀喇沁部、土默特部、乌殊穆沁部、浩齐特部、苏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纳尔部、四子部、茂明安部、乌喇特部、喀尔喀右翼部等十九部的使者都纷纷汇聚道哲里木盟,参与到“旗改县”的会谈中。

大明统一蒙古已经成不可抗拒的洪流,势不可挡了。

当然,海兰珠和大玉儿的高调亮相,更是令这些本来还有些不安的蒙古王公们心存疑虑,当然这几年来苏布地的土默特一部以及额璘臣的鄂尔多斯蒙古一部与汉人和平相处,互通有无,生活日渐富足深深的影响了整个蒙古草原,不少部众宁愿被处罚的危险偷偷跑过去,然后带着大量的财富衣锦还乡,已经羡慕了不知道多少普通部众了,而且不需要抢掠,用物品交换就能获得巨额的财富,享受到精美的丝绸和瓷器,这些都勾起了蒙古底层部众的强烈欲望,所以才有了这一次水到渠成的会盟。

莽古思从最前的愤怒到伤自尊,到现在的得意洋洋,大明不接受联姻,但也不反对汉人与蒙古人通婚,而他的两个孙女却已经是明帝的妃子了,坏事却也变成了好事,这天下就要完全变成大明了,科尔沁蒙古出了两个天朝的皇妃,足以荣耀整个科尔沁草原了。

面对明廷苛刻的条件,科尔沁的蒙古王公们反应不像先前那样激烈了,仔细分析一下,虽然在某些方面明廷的条件十分苛刻,但又在某些方面显得又比清廷宽容大度的多了,比如清廷不允许蒙古各部随意迁徙,各部人口也都有一定的限制,王公继承人必须是嫡长子以及要有清廷的承认和册封才有效,大大的限制了游牧民族的流动特性,虽然这保持了北方的稳定和撑起了一道有效的北疆边防屏障,但大大削弱游牧民族马背上生活天性,一旦遭受天灾,某些部族甚至因为这些禁令而遭遇灭族之祸,这些东西可不是所有蒙古王公们能有预见到的。

而且各部族的贸易也受到清廷的钳制,清廷等于说把持了这些部族的财政收入,虽然有“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说法,但这并没有给蒙古各部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蒙古说实在就是清廷手中的一个工具,一个稍微有点地位的工具吧了,蒙古男人上马跨刀为其征战杀敌,蒙古女人为其传宗接代,生孩子。

蒙古人很相信姻亲关系,虽然某些时候这种关系也并不牢靠,甚至还会摒弃,但没有这个,似乎这心里面就踏实不下来。

巴达礼等蒙古王公提出了要跟大明联姻的要求,这在以前他们根本都是不屑一顾的,更别说自己会主动提出来了。

朱影龙给予了熊汝霖极大的自主权,但是这个条件让他有些难以决断,不过这也难不倒他,熊汝霖搬出了大明新颁布施行的《新婚姻法》,虽然没有提出自由恋爱、婚姻自主这一说法,但明确规定了,婚姻是男女双方的事情,除父母外,任何人都是不能擅自决定别人的婚姻,因此他官小职微,别说皇上了,就连自己的下辈子的幸福还都捏在父母手里呢,于情于理,于法于度他都不能擅自答应联姻这一条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