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扑朔迷离(一)(1 / 3)

加入书签

对林丹汗来说,哪怕现在料图就算跟后金的那个索尼睡同一张床,这都可以原谅,但不可原谅的是,这个蠢货居然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成,还把自己的底细都告诉明帝,这才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不过这一次泰松返回蒙古,最得益却是林丹汗最宠信的苏泰太后,大明与察哈尔蒙古越来越密切,而苏泰之子娶的又是大明的公主,更加又是长子的身份,如果她不是大妃的身份,额哲继承汗位基本没有悬念,现在好了,不管大太后娜木钟生的是男还是女,得到明廷支持的苏泰几乎不用担心自己母子日后会被人抢走权势和荣华富贵,因此泰松这一次回蒙古省亲,就被察哈尔蒙古贵族的高层看做一个信号,一个强而有力的信号,大明不再只是对蒙古物质上的援助了,可能接下来将会插手蒙古的经济和军事,实际上已经插手了。

草原经济过于单一,一旦发生天灾或者人祸,对草原上的百姓来说,就是处在了生死关头,所以生活在草原上的马背民族对农耕民族是有非常巨大的依赖性的,这丫是草原民族为何千百年来会养成彪悍,喜欢抢掠农耕民族的原因,能够不劳而获,谁愿意拿自己的东西去跟别人交换呢?

草原民族的强大从来都是建立在农耕民族的累累血泪和白骨之上的,这是一种浓的化不开的仇恨,几千年来,这种仇恨几乎没有停止过,就算把两个民族至于同一个国家,这种仇恨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必须通过几百年,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化解这里面的仇恨!

所以,只要武力强大了,控制和征服蒙古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将蒙古融合进入大明,这不是简简单单的移民或者经济贸易依赖可以做到的,需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放下一切恩怨,和睦相处的态度,当然在这之前,死人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第七章 扑朔迷离(一)

现在的蒙古就如同一面平静的湖面上落入了一颗石子,虽然它产生的涟漪只有那么一点点大,还不足以让整个湖水动起来,但是湖水的平静已经被打破了。

而泰松就是这样一颗石子,一颗让蒙古,准确的说是漠南蒙古因为泰松的到来各方势力都陷入了一种茫然无措的猜测中,尤其是泰松回蒙古的路线,更加让人怀疑明廷是不是利用泰松回蒙古省亲的机会调和漠南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明廷这么做显然是利用蒙古对抗后金。

也许泰松自己还不清楚,自己这草原这盘棋上已经成了一枚关键的棋子,她的一言一行都牵动了时局的变化,甚至影响着蒙古未来的变化。

泰松自己不清楚,但不等于没有人清楚,皇太极虽然胆大,野心也大,但是为人却是非常谨慎,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虽然征服察哈尔蒙古大军和粮草都已经准备妥当,但是泰松突然返回蒙古,这已经是搅乱了皇太极的原定部署了,尤其泰松回蒙古的路线更是让皇太极有一种极其不好的预感,他心中有顾虑,这个时候不是跟明朝大规模冲突的时候。

泰松一行人离开归化城之后,车队和护送大军缓缓朝赤峰新城的方向而去。

前怕狼,后怕虎,这是皇太极内心真实的写照。

皇太极的确是一个不世的雄者,但是他已经失去年轻时候的锐气了,虽然雄心亦在,但已经不是那种不顾一切后果的年纪,如今决策一件事总是有许许多多的顾虑,太多的掣肘让他有时候也会变得非常无奈。

最愤怒的还是林丹汗,最喜欢,最疼的妹妹居然在省亲的路上跑去见了蒙古黄教的教宗迈达哩活佛,还见了自己死对头白彦台吉,说什么他是一无所知,料图虽然传回来的消息说明廷有结盟的意思,但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明朝的那小皇帝能把稳住国内的烂摊子,并且将反对者都一一铲除,这样的人可不是好对付的,料图虽然是他看重的弟弟,但比起南人的狡猾和诡计多端来,他的确是差远了。

尤其让林丹十分不满的是,料图居然将自己所有的底线都透露给明廷,包括传国玉玺,这个东西对明廷来说用处不大,但对他来说却是意义非凡,明帝以这个为条件,分明是想控制他,一旦他交出了传国玉玺,别说整个察哈尔蒙古左翼,所有的蒙古人都不会原谅他的,交出玉玺之日,一旦消息走漏,就是他众叛亲离之时,就连露出一点意思都会让整个蒙古草原掀起无边的腥风血雨。

当初他对料图说出以传国玉玺作为条件,这不过是吸引明廷的权宜之计,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他甚至严厉的嘱咐过料图不可走漏一丝消息,想不到料图这么没用,居然什么都说了出来,好在没有多少人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