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真相(五)(2 / 2)

加入书签

须知这通政司不过一个三品衙门,在京城诸多衙门中顶多算个中等偏下,但这个衙门的重要性却不在那内阁十部之下,各地民情、民怨最直接的反应到通政司,可以说这个朝廷与民间一个对话和了解实情的窗口,尤其是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通政司衙门可以说是一个清水衙门,也可以说是一个肥的流油的衙门,这绝对取决与衙门的主官,因此通政司的官员任命是慎之有慎,品德、才能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而在朱影龙的手里,通政司似乎可以比的上第二个都察院了,一个是官的眼睛,一个是民的眼睛,这两对眼睛都不能忽视,谁也不能凌驾与谁之上,这才是治国治民,故而他才对孙如冽这样勤勉的好官才如此的看重。

“哦,对你,你来见朕何事?”闲话说完,朱影龙问起了正事。

说到正事,孙如冽霎时腰杆一挺,似乎浑身蓄满了劲道,迅速的从衣袖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白纸来,展开道:“微臣刚刚得到一份奇怪的书信,信中并无其他内容,只有这一张白纸,不过这白纸上却盖着先帝爷玉玺大印,微臣大惊之下,详细查验之下,发现这方玺印是居然是真的,因此微臣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于是立刻进宫陛见!”

“呈上来!”朱影龙心中有数,此事必定是那许蓉蓉所谓,玉玺金印还有传位诏书都是许蓉蓉东山再起的必要证物,如何岂能轻易交出,只是他没有想到她居然会用如此办法与自己联系,果然是胆大之急,少不得他还在心里佩服了一番。

白纸呈上,朱影龙拿到眼前看了一下,道:“果然是先帝玉玺大印,这方玺印在南京城破之时,乱军之中遗失在民间,想不到事隔一年多突然出现,只要找到这呈送玺印之人,必能寻到先帝玉玺,孙爱卿,此次你可是立下了大功!”

“回禀皇上,没有。”孙如冽起身站立回答道。

“就是嘛,朕要活到一万岁,岂不成了老妖怪嘛,哈哈。”朱影龙笑道。

“皇上真要活到一万岁,那早就是成了天上的神灵,绝对不会是老妖怪的。”孙如冽表情郑重的躬身道。

朱影龙“哈哈”一笑带过,接着问道:“朕知道你,你这个人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来见朕怕不会是为了你的三公子满月,来请朕去喝满月酒的吧?”

君臣之间相互开开玩笑,有时候也是缓和这凝重压抑气氛的无上妙法,尤其是对着不常见的臣子,一个小小的玩笑更是拉近了君臣之间的距离,也显示出对臣下的一种信任和重视,往往就是这么一点小细节,换来的确实臣子们最包围的忠贞之心。

“微臣不敢,这都是微臣应该的,不过遗失玉玺乃是机密,须小心查访,免得落入反贼之手,可就有大麻烦了。”孙如冽秉声道。

“孙爱卿说的对,此事朕会让人暗暗查访,若你再收到这样不明的信件,先不要拆开,立即送到朕这里来。”朱影龙点头道。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孙如冽并不是愣头青,虽然生性耿直,是个清官也是个廉官,但他却不是犟官,几年宦海下来,官场潜在的规则还是知道的,只是他更清楚那些可以踢开不管,那些是万万不能碰的,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有一条,涉及到皇家争斗以及天子迷闻是绝对不能沾惹的,否则不仅仅是丢官罢职那么简单,性命都有可能不保。

果然,孙如冽很快又亲自送来一个没有拆开的信封,一张纸和一枚只有一般的铜钱,纸上赫然写了一行字:“三日后,天津码头,银两由正源镖局押送。”

朱影龙立刻招来周淮安,命他将准备好的一百万两白银装箱,送到正源镖局,让其押送到天津,然后持一半铜钱亲自驰往天津,船只和火炮等一应其他物资都在天津港,想必这个许蓉蓉收到钱物、船只就会立刻出海,继而远走海外,永世不再会中原了。

“微臣不敢,微臣……”孙如冽有些激动,他清楚这不过是皇上一笔带过的客气话,以他的官职和地位,皇帝是不可能去他家喝什么酒的,但是皇帝还记着自己,这说明在皇帝心中还是有他的,这比什么都好,比什么都激动。

“好了,朕让皇后预备了一份小小礼物,随后朕就派人给你送去。”朱影龙呵呵一笑道。

“皇上,臣不敢,臣万万不敢。”这可是天大的恩宠,比升他的官还来的大,孙如冽慌忙再一次跪下推辞道。

“怎么,孙如冽,你难道想抗旨吗?”

“微臣不敢。”孙如冽最后不得不收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