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昌战役(一)(2 / 2)

加入书签

“有了红夷大炮,就不怕了,刚才下官还担心呢!”毕自肃顿时不好意思的笑起来道。

“洪大人,大军过江的船只你负责的,可准备妥当了?”熊廷弼转向洪承畴询问道。

“大帅放心,下官已经将十八水寨近半数的大小船只征调过来了,保证大军随时能渡江征战。”洪承畴一拍胸脯保证道。

“大帅,您看,明洪武四年,江夏侯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将城区扩大到黄鸽山(蛇山)南,该山始包人城内。城周约20里,辟有9个城门,东有大东门,东南有新南门,南有保安门、望泽门,西南有竹欸门,西有平湖门,西北有汉阳门,北有草埠门,东北有小东门。嘉靖十四年,都御史顾磷重修武昌城时,改大东门为宾阳门,新南门为中和门,望泽门为望山门,竹欸门为文昌门,草埠门为武胜门,小东门为忠孝门。此外,还设有瞭望台,千里长江一览无遗,易守难攻,黄运泰来武昌之后,不断增筑箭楼,还有少量大型的床弩,他把城中一半的兵力集中防守在临江的一线。”毕自肃还肩负情报收集任务,指着沙盘中的武昌城解说道。

“城内火器如何?”熊廷弼关心的是对方有没有火炮一类的重型武器,否则这仗就难打了,虽然兵力占优势,但他们进攻一方,战术上不占任何优势,况对手还有水师,如果不能一下子打进去,就有被人家赶下江的灭顶之灾,水师再一里外夹攻,再多的军队也不能挽回败局。

“据下官所知,武昌守军大约有各式火铳三千到四千支,佛朗机炮大约五百,好像只有两尊红夷大炮,全部部署在汉阳门。”

“大帅,我军各式火铳才不足五千,佛朗机跑只有四百,比武昌的守军还少。”杨肇基忧心忡忡的插话道。

“怎么会这么少?”毕自肃惊讶的道。

熊廷弼平静的回答道:“皇上下令停止生产火铳,把各省武备库的火铳、佛朗机炮都给了本帅,眼下就只有这么多!”

“那这仗还怎么打?”毕自肃有些不理解道。

“毕大人,你别急呀,皇上为了生产出更先进的火器才停掉火铳生产的,不过,皇上并没有让我们打这个没有把握的仗,把给辽东铸造的二十门红夷大炮全部先拨给本帅了。”熊廷弼耐心的解释道。

“大帅,红夷大炮什么时候到?”杨肇基一直与大军在一起,他根本就没有见到红夷大炮的影子,忍不住插嘴问道。

“快了,本帅已经收到飞鸽传书,三天后红夷大炮就会押送到汉阳,红夷大炮一到,就是我军挥师南下攻打武昌之时。”熊廷弼脸上露出乐观的笑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