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满把辛酸泪(2 / 3)

加入书签

“平图梓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骗子而已。”福特断然说道。“几年前,我也看过他的文章。在他的文章里,充斥着对中国的批判,而所有这些批判,只是迎合了一部分美国人的心态……对不起,总统先生,我并不是指你。我和中国人打了20多年的交道,我非常清楚,中国并不是像平图梓说的那样。”

“是这样……”西赛的脸上有些尴尬。多年前,他曾经受林振华的委托。替当时还不叫平图梓这个名字的杜向阳担任过辩护律师,涉及到的是关于杜向阳涉嫌向中国泄露美国卡特公司技术机密的案子。在那次辩护过程中,他与杜向阳有过许多次接触,他感觉到杜向阳是一个比较严谨的科学家,这也是他后来会相信署名平图梓的那一系列文章的原因。

经福特这样一说,西赛开始认识到。自己或许真的是被杜向阳的谎话给洗了脑。也许这位平图梓并没有刻意想撒谎,但他对中国存在偏见,写文章的时候也就难免偏颇了,自己则恰恰被这样偏颇的内容给误导了。

其实,西赛自己从来没有去过中国,对于中国可谓一无所知。他的智囊团告诉他,中国是一个混乱无序的国度,官员平庸,百姓无知,各个地方都是依靠又脏又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挣一些辛苦钱,根本没有一点现代化的样子。西赛对于这样的说法虽然并不完全相信,但在脑子里还是下意识地接受了这样的画面。

其实只要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这种说法与中国的现实是根本无法对上的。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其工业总产值更是在头一年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正在建设时速380公里的高速铁路,还正在试飞堪比f22的第四代歼击机,这完全不是一个只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所能够表现出来的经济和技术实力。

美国一些媒体曾经进行过调查,发现建设一家风电设备生产企业,从施工到投产,大约需要12至14个月的时间,但办理有关环境、税收、劳工等方面的政府行政许可,却需要耗费掉3至5年的时间。那些投资者们根本没有这样的耐心和精力去和政府官员们纠缠,往往是把事情全部交给律师去处理。这也就使得美国成为全球律师队伍最为庞大的国家。

“中国浔阳的一家风电企业,从立项到取得政府的所有许可,只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而建设周期也只有区区8个月。”福特这样对西赛汇报道。他在西赛的班子里属于一名中国通,西赛有许多关于中国的问题都要向他请教的。

“他们为什么能够这样快?”西赛诧异地问道。

福特道:“中国政府建立了6个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浔阳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些生产基地里,有一套‘特事特办’的机制,允许政府各部门同步地审批企业的所有申请材料,而不必像在美国这样,一个部门审查完才轮到下一个部门。

另外,中国人还提出了一个叫做‘首问负责制’的规定,要求第一个接待前来办理手续的企业的公务人员,必须负责向企业说明所需要的所有材料以及填报要求,以便使企业在未来不会因为缺少某份材料而白跑一趟。

为了节省企业往返于各个政府部门的时间,中国人还把所有与审批程序相关的部门全部集中到一个大厅里办公,他们把这个叫做一站式办公。所以,中国人能够在3个月时间里就完成一家企业的所有行政审批工作。如果遇到地方领导人特别关注的项目,甚至3天审批完成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福特说的这些事情,可一点也不夸张,像什么一站式办公、首问负责制等概念,最早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出现,很快就被内地的各级政府所模仿。福特到中国去访问的时候。林振华曾经带他去参观这些政府的办事大厅,这个经历给福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不可能吧!”西赛瞠目结舌地说道,“我得到的信息是正好相反,他们告诉我说。中国人的官僚主义作风非常严重,各个部门之间经常互相推诿,使得任何事情都要拖延很长的时间。”

福特耸耸肩,说道:“总统先生,请原谅,我不得不说,告诉你这些信息的那些人。估计从来都没有去过中国,他们完全是依靠在网络上的只言片语来推测中国的。在中国,其他的事情我不熟悉,但在投资领域里,他们的政府办事是异常高效的。你知道的,他们的官员非常追求政绩,他们不能容忍因为手下的低效而导致投资项目流失掉。”

“我看到的……是平图梓先生的文章,他是一位中国的持不同政见者。我想,他对中国的认识,应当还是比较客观的。”西赛讷讷地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