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 平面插补算法(3 / 3)

加入书签

林振华没有答话,而是直接用铅笔在纸上写了一组坐标变换方程,然后把纸推到沙克尔的面前,让他自己去看。

沙克尔将信将疑地接过这张纸,看了看林振华写的方程,自己竖起手掌模拟了一下,不由得嘴唇颤抖起来:“我的天啊,这是一个三维插补算法,用三个坐标来进行插补,这简直是一个疯狂的想法!”

“我们把它叫做矢量平面插补算法。”林振华道,“这个算法的关键在于借助三个坐标的相互关系,来弥补直线插补中的缺陷,如果参数设置得好的话,至少可以修复90%以上的非线性误差。”

“你确信这种方法有效吗?”沙克尔激动地问道,他是一个技术人员,没有什么比技术上的突破更让他兴奋的事情了。

“沙克尔先生如果有疑问,不妨到计算机上去做一下模拟。这个模拟算法,我想应当是非常简单的?”林振华说道。他可不怕沙克尔去做验证,他刚写出来的这个模型在后世的机械教科作为课后练习题的,其正确性已经得到过验证。

林振华知道自己的话对沙克尔产生了效果,不过,真正要让沙克尔服气,还得靠实打实的东西才行。他拿起桌上的铅笔,随手在面前的一张白纸上画了起来,边画边解说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fa4502是默认以旋转轴角度线性插补的方法进行铣削加工的,这样会导致实际刀轴矢量偏离理论刀轴矢量位置,产生出非常大的非线性误差。尤其是在利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圆周铣削倾斜面的时候,这种误差更加明显,会导致实际刀轴偏离待加工平面,造成过切或者欠切。沙克尔先生,我说的对吗?”

一屋子的人都安静下来了,林振华这番话,说得极其专业,这显然不是糊弄人的虚话。沙克尔的脸变得尤其难看,因为在这一圈人中,他是最了解情况的,他知道,林振华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一款新机床中的关键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

最早林振华说出fa4502存在缺陷的时候,沙克尔还想到会不会是福特向林振华泄露了什么情报。但当听到林振华说出的这番话时,沙克尔知道福特是无辜的,因为以福特的专业背景,不可能对数控模块中的算法有如此深入的了解。

其实,林振华说的东西也并不复杂,机床上加工复杂曲面的时候,是必须把一个曲面当成若干个平面来处理的。这就像用小刀削苹果,苹果是圆的,而刀是平的,削出来的苹果乍一看是圆形,但仔细分辨,还是能够看到这个圆形是由若干个平面构成的。

“我马上去做。”沙克尔喊道,他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决定马上就到计算中心去验证一下林振华所写方程的有效性。

“沙克尔,请稍等一下。”威尔森发话了,他刚才一直在冷眼旁观着林振华与沙克尔的对话,现在到了发言的时候了。威尔森虽然对技术并不十分了解,但他从沙克尔的反应中能够看出,林振华给出的绝对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话说到这个程度,沙克尔去做模拟已经没有必要的,即便是这个算法还有问题,至少也能够说明一点,即林振华背后的汉鲁机床公司,对于数控技术的掌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这样的水平,就已经具备了与斯皮舍尔公司对话的资本了。

“林先生,我发现,每次与你交流,都能够给我们一些惊喜。”威尔森对林振华说道,“好,我很想知道,如果我们斯皮舍尔公司同意向贵公司转让我们的数控模块开发技术,你们能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回报呢?”(未完待续。

</div>

所谓插补,就是计算出构成一个曲面的各个平面的位置坐标,然后再由计算机控制刀具和工件的运动,把这些平面加工出来。插补算法是数控机床控制模块中最重要的部分,算法选择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机床的加工精度。

凭心而论,沙克尔的团队所设计出来的五轴联动机床直线插补算法,在当年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相对于后世穿越过来的林振华而言,这样的算法就显得十分粗糙了。林振华随随便便就能找出其中的几个缺陷,并且用日后机械专家们提出的新算法予以修正。

“我承认,你说的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但这是一个业内公认的问题,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哪家公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沙克尔说道,不知为什么,他说这番话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有些底气不足的感觉。

林振华微微一笑,道:“沙克尔先生,你应当说,除了我们汉鲁公司之外,还没有其他公司能够解决。”

“你的意思是说,你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沙克尔用不敢相信的语气问道。他曾经研究过其他一些公司的同类产品,发现大家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这就说明这个难题是世界级的。一个至今没有五轴联动机床的国家,居然能够解决五轴联动机床的世界难题,这不是咄咄怪事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