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祸福相依(3 / 3)

加入书签

有什么比得上真正的享受了之后,所产生的吸引力,一如改革开放初期的美国,那是对任何人的向往,有能力,有机会过去的人,可以放开一切,什么家人,夫妻,甚至是孩子,为了享受自由的空气,义无反顾的过去。

现在,北宋跟定海军的差距,那比80年代的美国和中国还要大,最关键的是,这种吸引力面前,定海军也做了全局性布局,不但拿钱,而且拿出了力量,进行迁移。

这么好的事情,谁都愿意的,直系亲属,加上影响的人员,大量的人员源源不断的离开的,让北宋大规模的失血。

定海军的迷惑,加上悄然的动手,当北宋发觉的时候,已经晚了,这件事情,也是韩琦的耻辱,后世的历史研究,北宋哪怕是先知先觉,也依然没有多少机会,可是败的如此窝囊,几乎是连抵抗都没有,就失败了,还是相当少见的,更别说,韩琦还是被评为的,北宋和定海军的双重贤相,很多人都研究,到底在北宋跟定海军分立的时候,跟赵信有没有联络,有没有默契。

韩琦在这个时代,还真的没有跟赵信默契,就政策上面,他是做的不错的,他唯一的失败就是,没有意识到人口的重要作用,对于农业为主的北宋而言,人口,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人太多了,反而会出问题的,再加上巨额的资金的影响,韩琦没有能够在人口流失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最终造成了严峻的后果,让北宋在最好的时代,尘埃落定,这个或许就是韩琦要背上的包袱,哪怕是后来,他做出的贡献也无法洗刷,这或许就是命运吧。

之前在工厂没有投产之前,韩琦对于工厂的收益没有底,可是当第一批的货物销售出去之后,韩琦就放松了,不但运河工程的资金,没有一丁点的问题,就算是没有佣金这回事,单纯依靠这些工厂,就可以拥有足够的资金。

本身就依靠着大规模的建设,一步步的走上高位韩琦,更是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他除了开始加强修建驰道,在铁路的基础上,保证了用水泥修建的驰道,可以通往整个北宋的各个城市。

北宋的手中有钱了,一定程度上面,北宋现在大部分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甚至还大量的召回闲散的人员,对于一些举人,也开始授予官职,当然了,只是一些比较小的,却从侧面上面,促进了整个北宋的发展。

这一个运河,也开始加大了,原来的宽度,长度,或者说,原来,可能因为投资巨大的关系,没办法投入的,也开始投入了,同时,借助着跟定海军不错的关系,又大规模的引进了各种的工具。

对于运河和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甚至是交通运输方面,定海军是非常支持的,甚至有些时候,还鼓励这种的做法,

因为未来,北宋几乎是定海军的囊中之物,就算是有再多的发展,也不可能超越定海军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农业,交通,这对于未来非常的有利。

韩琦所不知道的是,他做的一切,都为定海军做了嫁衣,在这个北宋最为巅峰的时刻,最为平和的时代,却隐藏着杀机。

定海军针对的,并不是封建社会常见的,比如说土地,城市,或者是财富之类,从工业社会走出来的赵信,只要想,随时都可以获得巨额的财富,同时占据了辽国之后,定海军的体量得到了延伸,不太可能再对土地产生兴趣,可是未来定海军要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人,只有有了足够的人,有了人口的基数,才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和扩大。

在北宋一切向好,欣欣向荣的时候,人口这么一个关键的问题,开始出现了,定海军不在是之前那样,直来直去,直截了当的移民,而是选择了劳务输出,以点带面个,共同囊括的方法。

这些方法具有着很强的隐蔽性,巨额管理费用,让北宋主动的输送各种的工人,第一年300多万,第二年又是120万,之后每年几乎都保持了百万这个层次,这样下来,不出5年,最少有700万的壮年劳力,被送到了定海军,他们影响和直系亲属的数目,最少也是在2000多万左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