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现(3 / 3)

加入书签

不过狄青有些期待,以他对韩琦的了解,这么一个骄傲,几乎不屑于谋私利的人,不会随随便便的说这句话,那么,也就意味着,棱堡真的有用,有大的作用。

真的如同韩琦所说的,在整个河北的前线,放上200个棱堡,这样如果去全力以赴的话,可能2个月就可以完成,看韩琦在西北,人力资金都不足的前提下,就有这么大的变化,河北也一样,一旦河北固若金汤了,那么他们再进攻,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狄青的说法,很快引发了将军们兴趣,在见识到了长弓对于北宋禁军的改变之后,他更加期待,这个在西北一战之中,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狰狞的棱堡的作用。

在狄青翻阅的资料之中,除了大面积的分布于西北的,350多座棱堡之外,在中原,距离他们最近的地方,恰恰还有一座棱堡。

没错,就是保州,哪里是保州兵变的地方,来到这里的将军们,没有一个曾经参加过平乱,否则,他们早应该知道棱堡的真正数据,不过,狄青也是一个行动派,他提出抽时间,马上去保州看看,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同意,并且最终,通过正式渠道,向枢密院提出要求。

在不做好防护,贸然攻击辽国,反而引发大战的前提下,那个麻烦大了。

韩琦所看重的另外一个方面,棱堡,就成为了天然的选择。

狄青的要求非常仔细,枢密院,几乎把关于棱堡的一切东西,都汇总到了一起,狄青想要真正的了解一下,棱堡到底有什么作用,威力几何.

在众多的文字之中,是没有关于棱堡内容的直观性说辞的,这样越发证明了狄青的想法,棱堡不简单,否则,就不会不附注书面了。

这些东西中间,通过抽丝剥茧,果然发现了一些东西,韩琦对于棱堡的看重程度,甚至在长弓之上,在带着30万贯,去了西北上任时候,他改动禁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大的行动,还在于布置棱堡,一个2000贯左右的棱堡,在整个西北建设了80个,总投入超过了16万贯,还不说人力的投入,这几乎是整个带去的资金的一半以上。

军事上面,贾朝昌并没有太高的能力,在军事上面,全部要这些将军们做,特别是未来,真的要对辽国作战的话,这些将军是必不可少。

这些将军的意见,贾朝昌也重视,在考虑再三之后,最终同意了,由枢密院准备,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最终完成了准备,一艘超快速斗舰,出现在了汴梁,带着一部分的将军,离开了汴梁。

在灵州和议之后,在资金上面没有压力的时候,在大规模的开启西北农田水利工程的前提下,韩琦依然没有放弃棱堡的而建设,目前,在整个西北,一共有大小的棱堡,350座左右,几乎把边境地区的绝大部分的重要区域,都给囊括其中了。

狄青暂时判断不出来,棱堡之于西北到底是怎么样的,到底是有了棱堡的防护,才有后面,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出现,还是有了水利工程,才考虑棱堡,但是,这是一体两面的必然。

棱堡没有优势的话,韩琦会花费巨资做这些,同样的,韩琦在几次的建议之中,也建议枢密院对于北方的防护体系,进行改变,改变以往的边境的关卡,寨子的方式,用棱堡来取代,在韩琦的想法之中,这样可以降低河北的驻守兵力三分之二。

三分之二,是一个很大的比例,哪怕在西北战争进行到最为危机的关头,北宋都没有从河北调动大规模的军队,河北禁军的主力,都是驻守在河北,现在,韩琦却说了,可以减少三分之二,这是一个很大的,也是一个非常有信心的数据,是什么,让韩琦这么有信心呢?

棱堡的作用,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不弄清楚棱堡的真实数据,很多东西,将会无从提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