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马加力是马力(2 / 3)

加入书签

一些边远地区,未经开发的资源,运送到定海军,然后再通过的生产制造,变成产品,这就会形成一个可怕的良性循环的。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还可以开发出客运,旅游,甚至是一系列的方法,这个综合利用是巨大。

现在赵信还不知道,这个马的数量从200万,暴涨到了500万的,还在想着,如何说服中枢,把200万之中绝大部分给拿出来。

看起来,一共200万,要拿出160万,应该是很大的比例,可是赵信感觉问题不大。

原因很简单,200万匹的马,要进行的处理和销售,这并不容易,而铁路,哪怕是由的定海军来投资,也不可能全部都掌握在定海军的手中,中央要是不拿出一定的股份,那是不行的的。

可是市场,谁会觉得不够大,已经开发出来的成熟的市场,他们能够赚取的资金不少,可是未开发的地方,就真的不行么。

从某种程度上面,这些地方,更加适合工业化的环境。

运输,讲究的有来有往,后世的一些大货车,除非是真的赶时间,否则的话,谁会放空的回来。

一次运费几千上万,如果真的放空回来,油费和过路费要自己承担,跟这个相比,等几天,在货运部配货,这也没什么,有时候,倒霉的情况下,会在异地登上十几二十天的时间。

北宋这种情况有相对比较明显,那些已经开发的市场,那些发达的,靠近水系上面的市场,更多的是买方市场,他们或许有一定的资源,却已经被开发的差不多了,他们更多的是购买定海军的产品。

以前,最多是赵信吃点亏,让出一定的份子,可是有了海量的马,这就不成问题了,中枢本身就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投入2万匹马,就是200万,就很自然的占据了一条铁路的一部分的主权。

然而依靠铁路来养马,这更不是问题了,铁路的利润到底有多高,甚至到21世纪,都是非常有利润的。

因为航运来说,有严格要求,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效率,才能够产生集群的效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定海军的船队,回来就是打空的。

这在短期,在定海军的产品,利润率较高的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增加了效率,可是一旦利润率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线上之后,就不行了,着代表着巨大的浪费。

那些未开发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资源丰富,发展比较慢的区域,他们因为交通,或者其他的原因,守着宝山没有办法应用。

拿着交通不便的大山来说,无论是山林之中的珍贵数目,山珍,各种的水果和动物,这些在汴梁,或者是一些大的城市之中,都是非常畅销的,只不过高昂的运费,还有繁杂人工,让他们没办法送出去的。

在运费降低到足够低的程度,按照现在马的利用率来说,最少可以降低马车的运费的500倍,至于降低人力运输的,就更多了,可能会超过1000倍,也就是说,原来一石五贯的运费,可能就降低到十几文,甚至是更少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大宗商品,甚至原料的运输,就成为了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