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窃风波(1 / 3)

加入书签

布莱克-斯奈德程鹏的指控其实根本没有证据,只是臆测,不过美国的媒体几乎都将这些疑点忽略了,几乎都站在了布莱克-斯奈德一边,怀疑程鹏是剽窃者。

这再正常不过了,排外和地域保护不管哪个国家都存在,美国也不例外。在柏林电影节的是美国记者一致批判安东尼-明格拉的电影《冷山》。说他这个英国人剽窃了美国人的作品,就是这么回事。

对明格拉这个获得过奥斯卡的英国导演尚且如此,对程鹏这个中国导演自然更不会客气了。

“我看过布莱克-斯奈德发给欧文-威尔斯的电子邮件,他在邮件里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关于十五个节点的理论,这封邮件的时间是2004年4月28日,而程鹏提出时间节点是在2004年9月7日,因此存在着剽窃可能。同样,程鹏在威尼斯电影节之前没有到过美国的观点完全站不住脚,不到美国,不认识布莱克-斯奈德也可以剽窃。现在是网络时代。通过电子邮件剽窃的案例非常多。”

大型的媒体只是质疑。只是说程鹏涉及抄袭,但小报直接就把抄袭者的帽子扣在程鹏头上了。

在好莱坞抄剽窃事件层出不穷,《加勒比海盗》、《黑客帝国》、《最后武士》等等,这些成功的影片几乎都遭遇过“剽窃”的起诉。

詹姆斯-卡梅隆几乎每部电影都有一堆人告他剽窃,《泰坦尼克号》是这样,《阿凡达》也是这样,特别是《阿凡达》,美国人告他,中国人告他,加拿大人告他,欧洲人告他。

卡梅隆很无奈地说过:“让我难过的是每次只要有电影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就会有很多人冒出来想要盗取胜利的果实,我已经见过太多这种人这种事。”

程鹏知道这回事情肯定会越闹越大,不打官司估计收不了场,但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稳住阵脚,看事态的发展。

其实程鹏担心的不是美国这边,毕竟他的名气很小,媒体不会持续关注,他真正担心的是国内的舆论,这件事恐怕会被炒上天,各种脏水会泼到他身上。

“一个从没有到过好莱坞的年轻人对好莱坞电影的结构如此清楚,这太奇怪了;好莱坞那么多知名的编剧都没能发现的东西,一个对好莱坞一知半解的中国人竟然发现了。这实在太离奇了。除了剽窃我实在想不出其他任何的理由来!”

“我对这事一点都不奇怪,太明显了,程鹏就是一个可耻的剽窃者!”

美国媒体忽略程鹏的论点站在布莱克-斯奈德一边倒也正常,毕竟他们是一家人。让人无语的是大部分国内媒体对程鹏的反驳也是只字不提,几乎都站在布莱克-斯奈德一边,对程鹏大肆批判。

最先找上门的还是美国媒体,当程鹏从酒店出来的时候,一大群记者包围了他。

“程,对布莱克-斯奈德的指控你怎么看?”

程鹏回答道:“我不认识布莱克-斯奈德先生,也没有见过他。如果大家不信可以去查查入境登记,我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之后才第一次到美国,那时候我已经公布十五个节点的结构了。在之前我根本没有到过美国,我到哪里去抄袭?”

“可你怎么能写出好莱坞的电影的结构呢?”

“这个结构并不是好莱坞特有的,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是这个结构,只不过好莱坞这种结构的电影更多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