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一致(2 / 2)

加入书签

“这有什么可埋怨的?经商正是青之所长,公子请放心,路是我选地不会埋怨公子……”寇青笑着回答。

“哦?谭某可不是这意思,本来想要过段时间再说的。不过现在先给你透个风——除了抵羊纺织厂以外,谭某已经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商定好了,不多久就会接手他所办的汉阳钢铁厂,到时候仲卿兄可不要到谭某这里抱怨啊!”

寇青听后非常惊讶的说道:“汉阳钢铁厂是张之洞的心头肉。据说现在还没有完全建成,就算亏损严重。张之洞也不会卖的,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么?!”

“仲卿兄出国太久了!”沈静笑着说道:“前两个月户部发文,所有不能盈利的官办洋务产业要尽快割离,改为官督商办或是干脆完全商办……谁不知道翁同龢与张之洞交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条发文是专门针对汉阳钢铁厂的,不过收购汉阳钢铁厂所需资金虽多筹集也不算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公子将汉阳钢铁厂买下来,这钢铁卖不出去那该怎么办?张之洞以两湖之财力尚不能支撑钢铁厂地巨额耗费,抵羊纺织厂虽盈利甚多,恐也不能支持太久……”。

谭延闿微微笑了笑说道:“文渊兄难道不知道家父马上就要成为直隶总督了么?张之洞为什么当年从两广调到湖广当总督?”

谭延闿用手拍拍寇青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来,然后接着说道:“仲卿、宇盛、文渊,你们三人加入到幕友堂的时间也不算晚了,这几年来你们也是兢兢业业,这些我和家父都看在眼中。也许用不了一个月,等上海那边中日和谈完成之后,家父将会成为直隶总督,我和家父也曾商量过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一个是根据你们自己的能力,由家父保荐可以获得相应的官职,由于不可能让你们继续参加会试,所以这卖官的费用家父就出了,然后立刻获得实缺走马上任;另外一个便是继续留在总督府幕友堂……”

沈静三人听后也是一愣,谭延闿见到他们很疑惑便笑着说道:“这完全是你们来自愿选择,科举考试害人不浅,文渊、宇盛当年也都是科举出身,无奈时运不济才会如此,家父和在下都觉得非常可惜,若是二位有意家父可以代为运作,高的不敢说,五六品还是没有问题的,等家父将直隶的事情理顺后,就可以直接补个实缺,也不用像京城中那些人一样空耗下去了……当然,仲卿兄也是如此……”

沈静微微笑了笑站起来说道:“多谢谭督和公子美意,对于科场在下算是不指望了,连带这当官也没有多少兴趣,倒是不如跟着公子在这幕府中更加自在一些……”

谭延闿听后不禁一愣,按理说这三个人

沈静听后恍然大悟说道:“难道朝廷已经决定修建卢汉铁路了么?!”

谭延闿点点头说道:“修建卢汉铁路的事情朝廷虽然还没有定下来,不过恭亲王已经答应从中左右,加上家父就要成为直隶总督,修建卢汉铁路不就是两广总督和直隶总督说了算么?以前李鸿章和张之洞不睦,阻拦修建卢汉铁路,现在凭着家父和恭王还有张之洞的声望,这件事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恭王和张之洞已经答应了,只要卢汉铁路一旦开工,我就是铁路修建地总办!”

“这样也好,只要朝廷决定修建卢汉铁路,那汉阳钢铁厂就不愁生产出来的钢铁卖不出去。公子成为卢汉铁路地总办就直接掌控铁路修建的物资采购等大权,只要汉阳钢铁厂的价格不要太离谱,采购上谁也说不出什么来……”陈飞说道。

“仲卿兄,张之洞贴钱支撑汉阳钢铁厂,不仅是因为生产出来的钢铁没人买,个中原因非常复杂——张之洞所托非人,大量的官僚都被安排在钢铁厂中吃闲饭;钢铁厂的选址也是胡闹,所需的铁矿和煤矿成本过高;另外钢铁厂的设备采购也很有问题,不仅花费巨大不说,还与铁矿不匹配……仲卿兄,这汉阳钢铁厂的事务真的是不少啊!”谭延闿语重心长的说道。

寇青点点头,不过陈飞和沈静相互看了一眼之后隐隐的皱了皱眉头,陈飞说道:“张之洞为办者汉阳钢铁厂前后筹划,从两广任上就开始了,湖广总督任上又建设了这么多年,先不说心血,就是这银子恐怕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目……问题是我们现在怎么来筹集到足够的银子?!”。

静的“官瘾”是最大的。不过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拒他。一时间谭延闿倒还真摸不准沈静心中地想法了。

“若是在下想要从官,会在哪里补实缺呢?”就在谭延闿愣神的时候,陈飞在一旁问道。

“按照家父的意思。最好还是在直隶境内补一个实缺,毕竟家父也是有政敌地,实缺补在直隶也好相互照应,按照宇盛兄的能力这样也好比较快的提拔上来……”谭延闿笑着回答道:“宇盛兄有意庙堂?那仲卿兄又作何打算?”

寇青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是做官的材料,就是做幕僚在下也有些不足,不过公子有这么多的产业。倒不如我来照应,这正好是青之所长……”

谭延闿笑着说道:“若是仲卿兄做幕僚都不合格,那这两广总督府中也没有几个幕僚可以胜任了!不过既然仲卿兄有意,谭某必将满足,就是以后仲卿兄不要埋怨在下就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