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13节(1 / 5)

加入书签

去年正月里, 高兰妹和姚成军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了乡下,来镇上投奔姚晴天。

上半年在养殖场帮忙,不管什么脏活、累活他们都会抢着干, 姚晴天按照短工的待遇给他们发工资,夫妻俩一个月能有□□十块钱收入, 比在家时好太多了。

下半年夫妻俩去镇上接手负责三只鹅老店的经营, 虽然有两个月因为姚晴天生产、坐月子兼顾不上, 生意差了些许,他们能拿到的提成依然非常可观,而后生意好了, 他们的收入就更高了。

夫妻俩几十年节约惯了,加上他们现在连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 所以尽管手上有钱了, 日子依然过得极其节省, 三个孩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 吃喝上不敢太过抠着, 穿着上是能省就省。

现在日子过得够好了,高兰妹不觉得有什么,姚晴天这个做姑姑的看见了,也没说什么,只不过送了不少布料还有新衣服和鞋袜过来。

一勺挖起来,颤巍巍的,入口即化,十分细腻,比鸡蛋羹还要嫩滑。

午饭自然是豆腐宴了。

自家做的豆腐,因为要留存一定的时间,只能做成老豆腐,所以压制的时间长了些,不太适合来做汤羹,姚晴天取了两块大的,切成厚块,裹上一层淀粉和蛋液,用油将豆腐两边煎至焦黄,而后和薄切的五花肉片一起红烧,起锅前撒上一把大蒜叶翻炒提香。

姚晴天最喜欢的就是拿豆腐和鱼一起炖,冬日里自然要吃热乎乎的,煮好后,姚晴天直接用铜炉锅子来盛装,铜炉子里面装了引燃的炭粒,边煮边吃。

鱼汤的鲜香完美地融入豆腐之中,豆腐滑嫩鲜香,比鱼肉还好吃。

那些布料和新衣服值不少钱,高兰妹想给小姑子钱, 对方却不收。

这一年, 吃的、喝的、用的, 小姑子已经帮衬很多了,高兰妹心里过意不去,之后用钱也不那么抠抠搜搜了, 免得旁人都看不下去。

像小姑子说的,该花的地方要花,如今又不像以前那样困难,花钱积极挣钱才会更积极。

所以,听说小姑子他们要去街上大采购,高兰妹一咬牙拿了六十块钱出来,这钱都抵得上镇上一些普通工人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了,对他们来说也算的上一笔不晓得花费了。

可他们知道依着小姑子夫妻俩花钱的水平,拿个十块八块根本不抵用。

冬日里,一群人热热闹闹围着炉子吃美食,心里也是美翻了,连有些孤僻的何烨也吃得眉开眼笑。

吃完午饭,剩下的两板豆腐也点好,已经舀到棉布中包好用大石头压制上了,余下的活就都交给何婶一人在家看顾了。

其余人要去县城逛街买年货了,正好赵磊把山轮车开回来了,大大小小一车拉去县城也方便。

高兰妹和姚成军在镇上店里忙,白日里不得空过来,昨晚得知姚晴天今日要带着她家三个孩子一起去县城逛街置办年货和新衣时,高兰妹给了姚晴天六十块钱,姚晴天自然没收,高兰妹只得给到七岁的姚水兰手上,并且让她记下给她们姐妹三买东西的钱数。

第111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