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治维新(11)(3 / 3)

加入书签

伊藤博文不说话了,大久保利通看了一样三井高遂,道:“黄大人,这么多的物资,需要筹措时间……”

“5天。”黄宣竖起手指,道:“5天后,交易自动结束。而且……”,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我现在就要看到一半的东西,当然,你们也可以拿到一半的图纸。”

三井高遂默然的站在人群中,仿佛不存在一般,这次站出来的是岩崎弥太郎,抿着嘴,小胡子轻轻的上下起伏,他用粗重的声音,几乎是请求的道:“黄大人……”

“不必再说。”黄宣摇着手,他始终不愿意将所有的图纸拿出来,还是有些担心小日本会兽性大发,抱着抢走的打算,虽然他并不怕抢劫,可是双方一旦撕破脸皮,总是会让收益减少,说起来,就是给他千儿八百人,也难以抢走上百万两白银的东西,更别说要符合他的需要,因此,适当的交流是必要的,但保证利益也是必须的。

也许是英国人满足了日本人的虚荣心,也许是保罗的承诺坚定了三井高遂的信心,他终于咳嗽了一声,道:“黄大人,那么就80万两白银。码头现在就有不少的物资,我们去那边谈。”

“钱准备好了吗?还有4天,我没时间耽搁了。”黄宣说的相当理直气壮,实际上,他也的确可以理直气壮。而三井高遂和大久保利通之所以造出如此大的阵仗,就是为了早点拿下黄宣手里的图纸,因为英国人已经答应,只要里面的东西没有问题,就同意付一半的钱。

4名英国工程师已经等在了港口码头处,就等着鉴定图纸了。

黄宣虽然不知道这些,但他对后世的日本商业习惯却熟悉之至,日本毕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黄氏基金与日本财阀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一时之间能够掰扯清楚的,无论是张馨仪,还是黄晋第,谈起日本来,都有许多的话说。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伊藤博文以为黄宣是个清朝官员,所以用上了他对付清朝官员的那一套,全不知道,是适得其反。

伊藤博文嘟囔了一声,从三井高遂身后站了出来,道:“黄大人,您也看到了,敝国刚刚经过大战,军费支出颇巨,难以支撑……”和明治时期的日本外交政策一样,高级官员通常要留下转圜的余地,所以在谈论外交问题的时候,都尽量以模糊对待,而由中低层来进行具体的描述,一旦出现问题,高级官员就会假装无辜,由别人承担责任,以便于继续谈判……

“这才痛快嘛。”黄宣心里偷笑着,招手叫典韦过来,他拉着七八匹马,都是在附近买的,每匹马上都拖着重重的图纸,好像唐三藏回家一样。

这种外交方式,大体上就是从大久保利通开始的,黄宣虽然不熟悉这位名人,但对于日本的这种谈判方式却是极为熟悉,记得四方集团最开始和日本做生意的时候,两次谈判破裂,都是由低级官员担了干系,鞠躬道歉,最终还是与四方集团签下了很有利的合约。

若是没有英国人的出现,黄宣也许会再酌量降低一些要价,但保罗的外交官身份说明,他拿出的图纸,一定是大有价值的。

黄宣坚持的道:“80万两白银,其中最少要40万两白银的鲍鱼,其他的可以用各种鱼和牲口代替。”

“黄大人……”伊藤博文连忙叫道。

“如果不同意,那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吧。”最后一句话,黄宣用了个很日本式的说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