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饮茶交流(3 / 4)

加入书签

虽然他这东华观也是建立在山清水秀之地,但是与陈逸所讲述的道观比起来,相差太远,那里才是真正的仙境。

“秋道长,道家讲究清修,有些时候不便接触外人,更何况,华夏大地上,连年战乱,而隐居起来,无疑是躲避战乱最好的办法。”陈逸笑着说道,虽然时代不同,但是战乱依旧,那三清观,也是为了躲避战乱,而隐居入青城山中的。

提起三清观,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一个故事,把理想和现实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陶渊明追求美好生活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

这陶渊明也是东晋时代的人,被后世称之为东晋伟大的文人,并且是华夏第一位田园诗人,创作出了田园诗派。

只不过现在而言,这陶渊明还未达到能够作诗写文的地步,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其出生日期有些争议,大体上分为两个日期,一个是公元352年,一个是公元365年。

他对于陈逸所说的那个道观,充满了一些好奇,能够让这一个年轻人称之为不凡,他的确想要见识一下。

“秋道长,说起来这是一段意外的机缘。就如同之前所说,这是我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座道观并不像东华观一样,大开观门。让人前来拜访,而是隐居在山中的世外桃源。”

听到秋月道长的话语,陈逸面上露出了回忆之色,这一段回忆,确实是美好的。

“当时。我正在一处风景美好之地游历,道长也是知道,我身居异术,所以引来了一只小鸟,并且开启了它的灵性,想要与它一同在山间游历,谁知道,它却是带着我走到了一个地方,并且停在了一片土地上,朝着我不断的鸣叫。”

陈逸缓缓的向秋月道长介绍着自己发现三清观的一些情景。只不过并没有将贺文知的故事讲述出来。

现在是永和十二年,那么也就是公356年,就算是陶渊明出生日期最早,现在也不过才四五岁而已。

虽然其写出桃花源记的日期,距离现在有些远,但是陶渊明所表达的对东晋社会的不满,同样也是现在许多文人的现状,要不然,王羲之也不会辞官归乡,只为纵情于山水之间了。

“随后,我也是俯下身子,观看着这片土地,偶然发现了一些端疑,机缘之下,打开了一处机关,露出了与东华观密室相差无几的阶梯,我顺着阶梯向下走去,却是来到了一处山清水秀之地。”

“我顺着河流向下走去,却是发现了一座修建于两座山中间的道观。其中一些建筑,完全修建在了山壁之上,仿佛真的如同仙境一般,之后我有幸被此道观观主接引了进去。并在此居住了数月……。”

听着陈逸所讲述的故事,秋月道长的面色,也是越来越震惊,最后面上充满了惊叹之色。

等到陈逸讲完之后,他过了一会,才回过神来。“世外桃源,道家仙境,当真是存在于世间,单单只听陈居士讲述,老道就有了一种向往之意。”

修建于两座山中的道观,其中一些建筑还修建于山壁之上,这是何等的巧夺天工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