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训诲(1 / 3)

加入书签

两进的宅子不小,前前后后也有十多间屋子,这么瞧着,几个人住实属浪费,元明清提议过把空出来的屋子租出去,可是辛姨娘不同意,说图个清静,谁知道对方是什么底细?等元明清参加科举当了官,一切自然会好起来。

哪里有那么容易,元明清暗暗叹气,官场需要各方的打点,苏大人虽然对他多般照顾,视若己出,但到底不是己出。

他摇摇头,从书房里的书架子上抽出一本《武经总要》,知道小丫头要找古书,他便去找了那人,前几日送来这本书,他仔细的誊写一遍,百无一用是书生,谁说文官据子不懂行军布阵之理,他偏生不服气。

今日还剩下最后几页,婚期将至,这本书也应该送出去。

木门吱呀应声而开,辛姨娘端来一碗酸枣仁汤:“你这两日睡得不佳,把这碗汤喝了,今日是跟着苏家的少爷出去来着?”

湘玉扭头和元明清说道:“我不急,你慢慢寻。”

元明清现下每日在家,偶尔和同窗出来小聚,更多的时间是关在书房里读书练字。他在京城有一处二进的宅子,就在城南,说起来还算是机缘巧合。

他是家里的庶子,老爹病逝后,嫡母改嫁,只剩下相依为命的姨娘,家里没甚财产,这宅子,还是多年前在京城里置办,后来全家人举家迁回老家,宅子托付给城里的故人,时日一场也便再没提起。

直到元明清来京城念书,才从家里的一个老仆人嘴中得知宅子的存在,故人耍赖说这是自己的宅子,要地契也拿不出,僵持间还是苏鸿良出面,帮忙把宅子要了回来。

元明清和他姨娘身边有一个老仆人一个书童,外加一个打点其外的婆子,拿了包裹住了进去。元明清虽然清寒,可比一般的寒门子弟还要强。

元明清接过汤碗,碗沿还冒着腾腾的热气,他轻轻吹散,回道:“刚和重秉分别,路上遇到一些事,今日回来的早。”

辛姨娘忧心忡忡,说道:“人家那些人都是大家少爷,惹是生非也不怕,反正后面有靠山,你可不行,少和他们厮混,多用些心思在读书上,科举取仕才是正途。”

学舍里有官宦人家的子弟,也有清贫人家的儿郎,虽然不是泾渭分明,却也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在。

太平楼离元家的宅子不远,他独自步行回去,刚到宅子门口,便望见周叔在门口张望,见少爷回来赶忙迎上来,低声道:“半个时辰前,有人来找少爷,说是今晚的亥时,在城北的野竹林见面,少爷嘱咐过,不能声张,也不能让老夫人知道。”

元明清平淡如水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波澜,墨黑色的缎靴往前迈了一步:“我知道了。”

进了府,辛姨娘在纳鞋底,虽然关起门来,院里人都尊称一声老夫人,但礼法如大山,就算元明清的嫡母再不成体统,也是他名义上的母亲,疼爱他的姨娘,也只能是姨娘而已。

罢了,以后功成名就,若能给姨娘封个诰命,身份也就提起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