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88节(1 / 5)

加入书签

但即便如此,要面对的困难也不少,最大的问题是:老师从哪里来,学费由谁来出?

如果全都由国库来出钱的话,根本不可能支撑得起那么庞大的数量。朝廷这边最多只能承担所有的书费。这些书爱惜一点可以循环利用,还不至于负担太重。

但如果让百姓们自己出,条件好些的或许会同意,那些本来就十分穷困的,根本拿不出钱来。

如果他们不来,这一条政策就没什么用处了。

这个问题困扰着平安,跟赵璨商量了几次,也不得要领,只能暂时搁置。

所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三本书普及下去,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学习到他们。

之所以不是肯定让所有人都脱离文盲阶段,是因为平安很清楚,那是做不到的。他可以改变客观条件,但观念的转变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即便是在平安生活的年代,也仍旧有人会持“读书无用论”,他们见识有限,认为人学会的东西只要能够负责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没必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钱财去进行更加深入的深造。所以即使学习的机会摆在面前,也还是会拒绝。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那么多年,还是有不少农村孩子根本没有念完就辍学了。何况是如今呢?

况且——平安并没有忘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性别歧视。

好在现在书本还在印刷之中,而且平安觉得也不需要这么着急,等到水泥路修好了,百姓们的眼界开阔一些再进行,或许会容易许多。所以他决定这项政策的推行,就跟在水泥路后面,进度靠后一些就可以了。

现在建筑队才刚刚出发,距离修好路还要很长时间,暂时还不算太过急切。

转眼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安平三年的春天来得很早,从春节过后,便开始陆续有士子往京城聚集。

他们都是来为明年的春闱做准备的。

家长们总是希望能够给孩子更好的条件,只要有这个能力。所以只要平安能够掌控好度,不让这个条件太难达到,那么即便是村子里的男孩子,也多半会来上学。但女孩就不一定了。

就算免费不要钱,还会有人认为耽搁了家里的一个劳动力呢!

所以要将这些书本印刷出来,送到每一个村子并不难,难的是要如何让百姓们自己去学,送孩子去学。

平安根本没敢想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就连小学六年估计也不可能。

所以平安目前初步的设想,是定下一年的速成班和三年的高级班。速成班教几百个常用字和基本的加减乘除就可以了,高级班更深入一些,将课本上的内容都讲到。如果上完了还想继续,就可以去读私塾或者书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