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12节(1 / 5)

加入书签

但无论如何,对皇帝来说,赵璨早就已经被他密切关注,至少在回京之后这段时间,他还算老实。而内奸案中牵扯到的这些人和事,如果没有人在背后安排,是不可能的。

不过,皇帝倒的确是有一瞬间想过,或许可以将这件事安到赵璨头上去。

毕竟从明面上来说,赵璨实在是嫌疑很大。皇帝甚至不需要拿出证据,只要表示出这种怀疑,那么刚刚才在朝中站稳脚跟的赵璨,恐怕立刻就会失去所有根基,重新跌落下去。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瞬,然后就消失了。

皇帝老了。

皇帝最先怀疑的是赵璨。

无他,实在是他在这场战争里表现得太好了,简直就像是提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特意赶去相助,最后拿到了最大的一份功劳一样,让人想不怀疑他都难。

但也就是因为这样,皇帝反而拿不定主意。

以他从这个计策里推断出来的东西,幕后之人心性狠辣,更擅长诡计而非这样正面的对敌。要是他有赵璨这样惊才绝艳的军事能力,说不定就不需要用这种对大楚来说没有任何好处的计谋了。

毕竟将来这个国家,还是要他自己来接手的。

皇帝万岁,不过是个美好的心愿。实际上皇帝也是个普通人,更甚者,作为帝王,多半都很难长寿。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所以年过四十之后,虽然大臣们依旧会奉承他春秋鼎盛,可是身体究竟如何,皇帝自己心里很清楚。

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雄心勃勃的帝王了。

所以近些年来,他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作为一个皇帝,他当然希望自己能一直将皇位坐下去,但既然不可能,那就要培养继承人,将这大好江山传递下去,期望皇楚万世永存。

遍数如今的几个儿子,其实皇帝一个都不满意。——这也难怪,要是满意的话,他早就已经立储了,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对皇帝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事。

赵瑢是他的长子,皇帝自然是喜欢的。而且还是最宠爱的郑贵妃所出。但就是因为太宠爱了,所以皇帝也很了解赵瑢。他处处都好,就是太听他母妃的话了。郑家这些年来声势渐大,皇帝担心将皇位传给赵瑢,他会为外家所制。

赵璨自己能够挣到军功,即便是赵瑢和赵瓖,就算有联姻的关系,也比不上他稳固。皇帝隐隐收到消息,河北军中,恐怕大部分人都对赵璨归心了。

他用不上这样的手段。

或者说比起这种暗地里的手段,赵璨大可做得更漂亮,比如收拢军权,然后率军逼宫。到时候他天下归心,自己即便想要反抗,有能有什么凭借呢?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的确是如此。赵璨的确也被皇帝忌惮,但是这件事应当与他无关。

也许是他运气好,也许是他提前探知了这人的布置,所以便开始算计,自己去了河北,然后又从河北转到西北,最后倒将这一场征伐之功,捞到了大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