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2 / 5)

加入书签

“纵然是短板,但只要他们守在这里,我们攻不破太极门,却也奈何不得他们!”李承乾皱着眉头道。

“所以,臣来时已派人去府库拿车弩了,只不过这东西搬运起来并不方便。

纥干承基的目光不由转了转,却发现负责指挥的李安严手上那支禁军却纹丝不动。

这让纥干承基忍不住对着李安严怒喝:

“李安严,为什么你手下禁军不冲,都是太子麾下,你是何居心!”

听到纥干承基的怒喝,李安严的目光很不屑的撇了一眼纥干承基,又看向了李承乾。

“莫要动怒!我等今日同舟共济,相信李典卫不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李承乾道。

只不过他们装备的优秀,对几乎全身包裹重甲的学府兵,到底差得太多。

尤其这些学府兵对于唐刀运用的熟悉程度,就仿佛把手中唐刀当做了身体衍生。

每一刀砍出,力道应该有什么样的强度,角度应该怎么样偏转,速度应该怎么样的迅捷,都充满了行云流水的从容。

仿佛他们是虔诚的剑道信徒,已经琢磨了唐刀半辈子似的。

薛仁贵安排的防线依旧宛若铜墙铁壁,太子府叛军三番五次的持续冲击,根本就动摇不了薛仁贵的防线。

李安严听到李承乾的为自己开脱的话,嘴巴抿了抿,到底是开口道,

“回禀太子,薛仁贵乃是当世勐将,麾下学府兵更是甲胃惊人配合默契,更有着与吐蕃军队五千胜三十万的战绩,乃是一支悍旅。

一般的方法自然是破不开他们的!”

“这么说,你有非一般的方法了!”李承乾听到李安严的话沉声道。

“让府兵与匈奴仆去消耗他们只是第一步,毕竟他们身着重甲提高了他们防御力,哪怕有自适应天赋,但他们的体力依旧是他们最大的短板。”

反而有更多人,直接被这太极门的城墙上丢下来,少说也要摔得满脸鲜血。

此刻,纥干承基看着自己族人不断倒下,心中也是怒极。

因为相对来说,突厥人身上穿着的装备是最差的,一是他们不习惯,二是侯君集在发装备时留了一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嘛,多正常。

所以此刻太子府冲上去的人中,到底是突厥人死伤最严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