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被发现了(2 / 5)

加入书签

然后李泰居然把这一百万的粮票债给消弭于无形,他真花出了一百万石粮票的物质。

尤其大军回归,朝廷要计算自己收入的那一部分缴获。

原本李泰把缴获变成了粮票,粮票换成了消费或者物资,保证了整个循环的顺利流通。

至少对军队中的人来说,这看起来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自己的缴获换成了粮票,又换成了物资,整个流通合情合理,自己也方便了不少,那还有什么好追究的。

但这过程被李靖汇报给房玄龄后,房玄龄脑袋就差点炸了。

毕竟跟李靖看不懂李泰的操作不一样,房玄龄哪怕看不懂李泰的操作,但出于自身对行政的敏感性,敏锐发现了李泰操作中的不对劲。

或者说正常人也不会用这粮票,倒点点头对李世民道,“是我撰写的粮票!”

听到李泰的话语,房玄龄站出来,开口说道,“燕王那您印了多少粮票?”

“自然是有多少的物资,印多少粮食!”李泰斩钉截铁道。

“嘿嘿!”李世民幽幽道,“是吗?!但大军缴获,你一共发放了粮票数额到达一百万石粮食,一百万石粮食啊!玄龄,我们大唐去年的粮食年收入有多少。”

“去年一共收四百五十三万石粮食,花费三百六十七王万石粮食。”

所以房玄龄第一时间统计了李泰在这期间发放的粮票,计算下超过了一百万石。

也就是整个大唐一年的粮食税收的四分之一,这个数据已经很恐怖了。

毕竟就算大唐本身想要拿出一百万石的粮食,都未必能够拿得出来,但李泰做到了!

甚至房玄龄都以为李泰准备毁约,然后会引发将士们的暴动。

但没有,将士们对李泰的行为基本上都是交口称赞,这种粮票的出现让自己省了很多事。

房玄龄的目光略带着几分炯炯,却想把李泰给拆开来,毕竟李泰拿出来的钱粮也太多了。

虽然大唐的税收不仅只是单纯的粮食而已,而且还有其他什么杂七杂八的丁口税,租庸调等等的,粮食收入只是占了一部分。

但李泰这次通过劫掠吐谷浑发放出来的钱粮实在是太多了,差不多有一百多万石粮食,这是大唐一年几乎四分之一的粮食收入了。

李泰凭什么弄来这么多的粮食,就凭李泰在郑国渠的土地?开什么玩笑!

正常来说,李泰的金融手段以这个时代的人是不理解的,但他们看不懂过程但看得明白结果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