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津城的流民们(2 / 5)

加入书签

只不过因为整个天津城都在日新月异的建设中,所以这些商路的增多显露不出什么来,但李泰明白天津城的腾飞已经开始了。

而为了更好承接这一波红利,李泰明白天津城本地的基础设施肯定要建设好。

说到底天津城才是自己的根基,所以王真儒是不能轻易动,只能等李淳风回来。

事实上,随着农业学府的学子们在河南各州县村落教授当地的百姓们种植小麦,并且在当地建立农学社一点点的扎根在当地,李淳风果断带着河南那些因为水灾而导致无家可归的流民回天津了。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地世家随着补种冬小麦,缺少劳力的迹象开始有一点抬头了。

只不过需要匠人们去努努力,研究出更适合牲畜用力的机械而已。

不管怎么说,天津城这座新建设的城池,以及周边陆续开垦出来的土地,能为自己提供很好的试验场,去实验这种大功率大规模的方式到底适合不适合这个时代。

当然因为用畜力替代人力,这一部分被从农村赶出来的百姓则成为进入天津城的劳动力,天津城百废待兴,整个幽州更多得是需要工作得地方,自然少不了他们。

与此同时,李泰看着不断播种的农田,心中思索着,

“等到秋耕结束,也是要开始组织人手前往沧州了,不过还是要等淳风回来啊!”

毕竟这些世家原本不愿意收留那些流民佃户,那是因为原本这一片地方种植得粟米,小麦不常见,更不是秋天播种。

但现在农业学子们来到,推广起了冬小麦,那世家豪族因为缺少种植的人手,所以收拢一些成为流民的百姓为佃户,也是常有的事。

尤其李淳风发现这些收拢的流民好像有几分意动时,李淳风知道,河东这地方不能待了。

没办法,自己现在手上真正能独当一面进行干活的人,也就只王真儒与李淳风而已。

王真儒需要负责幽州内部的道路建,这点是不能放下的。

因为天津城开市了,渤海周围的异族已经逐渐乘坐船只来天津城来进行交易了。

同时一些前往草原的商路也会特意来到天津城进行补给,毕竟出了幽州后,基本上就没这么稳定的补给点了。

而伴随着天津城成为通商口岸,在去年时,这点还看不出什么来,但今年李泰能明显感觉到来往天津的商旅已经越来越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