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禅密(求订阅)(2 / 3)

加入书签

毕竟,对于芸芸众生,凡俗信徒来说,他们之中大多根性不足,能念一声‘阿弥陀佛’便可往生极乐净土,却是比什么顿悟佛性、即性成佛要简单的多了,也更能见到好处。

凡俗信民,大多没什么见识,更是贪图眼前短利,自然有此选择。

但是,对于法坛外围,那些前来观礼的各道修士来说。

禅宗一脉佛法,却是又比净土一脉佛法更有度化之效。

前来观礼的各道修士,能够成为修士的,自然都是根性十足之辈,心中灵性十足,也更容易受禅宗佛法感悟,顿悟佛性,皈依佛门。

所以,净秀和尚此时在法坛之上,讲法《楞伽经》却是正相宜。

而随着净秀和尚讲法《楞伽经》,顿时又有诸般异象显化。

那是红尘众生生老病苦,沉迷诸般色、相之中,沉沦不堪,闻得佛法之后,一朝顿悟,皈依佛门。

那是穷凶极恶之辈,满手鲜血,得闻佛法之后,放下屠刀,皈依佛门。

那是王侯将相、富贵人家,极尽奢华、诸般享受,得闻佛法之后,顿悟一切皆空,皈依佛门。

白夜便明显看到,四周观礼的各道修士之中,在净秀和尚讲法禅宗之道时,或微笑、或泣然拜下,皈依佛门的人数,就明显比先前法耘和尚衍化净土之时要多得多。

………………

在净秀和尚讲法《楞伽经》时,法坛四周众僧之中,也自有禅宗佛修相合,以壮声势,佛法、佛音传荡四方。

只不过,禅宗之法,讲究顿悟见性,对于他人心性、资质却是有着一定的要求。

浮屠城中,百万凡人信众,其中心性、资质足够者,百不足一,是以众人闻听佛法,虽然也有数千人得悟妙心,面上各路觉悟之色。但是这数千人却是分散城中各处,身处百万凡人之中,却如滴水入海,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了。

所以,净秀和尚讲法之下,在这浮屠城中,掀起的声势却是大大不如前面净土一脉的法耘和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