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父亲大人留下的锅(3 / 3)

加入书签

只见此人大概四十余岁,身形高壮、面目英伟,隐约间也还能见到那种行伍出身的杀伐气息,光看这卖相,端的是一员虎将。不过从其甘为出头鸟,和徐家正面刚上,以及现如今这般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这一点来说,他这朝堂斗争的水平实在不够看,侧面反应出其双商堪忧。你看人家曹国公,心里再不服徐家,再看不起他徐钦,表面上的功夫也都还是做足了。

“小子拜见宋国公,恭祝宋国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另家父奉旨办差,谨以小子代为恭贺,实非有意怠慢,还请宋国公恕罪。”徐钦上前参拜恭贺道。

“哈哈哈,久闻天德之孙英武果敢,尽传其遗风,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哈哈!魏国公奉圣旨办皇差老夫自是知晓的,国事为重,又岂敢见怪?来来来,快请!”

这冯胜也是个老油条,开口便提到徐达,有意无意地将自己与之相提并论,装逼于无形。同时,表面上亲切热忱,可实际上却是笑里藏刀。

到了寿宴当天,冯家宋国公府可谓是高朋满座。

纵然大家都知道冯家有些危险了,可毕竟猜不到朱元璋究竟想对冯家做什么,至少现在来看,冯胜这位宋国公乃是当今仍存于世的第一开国功臣,堂堂宋国公。因此面对冯家的直接邀请,整个应天的勋贵人士都要给个面子。

徐家人照例是出现得比较晚的,此时绝大多数宾客均已到场。徐家叔侄刚进门,便看见众多京卫将佐官以及大量中低阶文官在正厅外的院子里三五成***谈着什么。这些受邀前来的文官,大多是当年军转文职,又或者是和冯家有过交集的官员,虽说双方的关系甚至可能就是点头之交,但还是得卖这个面子。

在这一区域的人,看见徐家叔侄自然是赶忙躬身见礼,毕竟他二人的正式秩品也是正二品和从三品,较这些连正厅都进不去的中低级官员自然也是上官,更别说二人的另一层身份了。

二人也都是随和之人,一边在冯家迎客的子弟带领下往正厅而去,一边不断微笑回礼,预见熟悉的,还打个招呼,徐家谦和的门楣作风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领路的冯家子弟一声唱喏,二人进入正厅的同时便迎来了大量注视的目光。这厅中的一干人等,大家互相之间就极为熟悉了。几十人当中,品级最低的也是各京卫指挥使,徐钦不说熟悉,却也大多都是认识的。至于中心区域的各公候、都督,则更是熟脸。

大家一见他们二人,也纷纷做出反应,各指挥使等相对低层次的人,连忙主动见礼,而即使是如傅友德、郭英、耿炳文、李景隆等人,甚至包括端坐于上首的冯胜本人,也都转过头来,颔首示意。

当中唯有一人,既非京师顶级勋贵,又不像是普通冯家子弟。而且虽是勉强将目光转向二人,眼神之中却明显地透出一股鄙夷和敌视的味道。

徐钦一边笑着对众人回礼,一边却也马上就发现了这位与众不同之人。

不用多说,这位一定就是那位右军都督府右都督、署云南都指挥使的冯诚、冯都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