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朱代东的布局 (拜求月票)(2 / 3)

加入书签

“朱县长,开发区的成绩可以说,是你一手搞出来的。我跟何书记是跟在你后面吃现成的啊。”,朱建刚连忙笑着说。

“是啊,朱县长,你栽树,我们乘凉”跟着你这样的领导,是我们的福分。”何小耀也笑着说。

“我只是给你们打了一个基础,怎么让开发区发展得更快”更好,就要看你们的了。”朱代东说。

何小耀跟朱建刚都没有说话,静静的听养,何小耀还把记事本打开,拿出笔来准备记录。

“从去年开始”〖中〗央开始对全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同时货币政策也开始适度收紧”这些都是针对93年以来,经济过热而采取的措施。你们不要以为”〖中〗央的经济政策距离我们很远,实际上,不出三个月”就会跟我们开发区扯上关系。”,朱代东见何小耀跟朱建刚都很茫然,也许在他们看来,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一个小小的县城会有何影响?殊不知”全国就是一个个的县城、城区所组成的。

吃饭只是手段,谈话才是目的,推杯换盏之后,朱代东随口问”“今年开发区的规划出来了没有?”

朱建刚连忙向何小耀望了一眼,这才放下手中的杯子,一本正经的对朱代东说:“今年开发区的主要工作还是围绕昌隆达的两家企业来开展”摩托车厂跟相关的配件加工厂,我们计划用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朱建刚有些郁闷,这些计划在年前就已经向朱县长汇报过的,朱县长的记忆力可不是一般的好,什么数字,他只要听过一次,几年都不会忘。

朱代东静静听着,他记得是一回事,朱建刚汇不汇报又是另外一回事,朱代东不时的颌首。

“为了解决开发区职工和企业工人上下班的交通问题,开发区计划,购置四辆中巴车,于早、中、晚,定时来返于开发区与城区之间。”,朱建刚又说。

“建刚主任,开发区的账上现在还有多少钱?”朱代东突然打断,插口问。

“六百多万吧。”朱建刚迟疑了一下,说,去年开发区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向,肉制品厂、机械公司和锅厂,仅这三家企业,就给开发区带来超过一千五百万的赢利。加上其他外来企业的土地购置款”各种税费,去年开发区的财政收入超过一千七百万,但其中有六百万是朱代东从树木岭和狮子山借的”上缴县财政二百万,年底前又从锅厂的收入中”拨给县财政一百万,这是当初陈树立答应王力军的。

何小耀见朱代东没有接话,马上翻出随身带的记事本,补充道:……截止到今天为止”开发区账上共有六百三十四万七千八百六十二元五角九分。”

朱代东对各种数字和数据记得非常清楚”记忆力超人,作为他的下属,谁也没有这样的本事啊。因此,只要是朱代东主管的部门头头,都养成了一个习惯,会随身带一个记事本,把本单位的一些常用数据全部记下来。刚才朱建刚来的太匆忙,没有带在身上。

“我刚去开发区的时候,开发区的账上不过一百多元,连吃顿饭的钱都不够。可是现在,却有六百多万”可以干点事了。”朱代东这才点了点头,缓缓的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